首頁 |
|
淺析經濟活動中簽訂書面合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合同控稅是企業降低稅收成本直接而有效的方法。而企業要做好合同控稅,應該遵循兩個原則:一、合同與賬務稅務處理相匹配;二、合同與發票開具相匹配。
一、合同與賬務稅務處理相匹配
企業賬務和稅務處理與合同不匹配是導致企業稅收風險的主要原因之一。企業在進行賬務處理時,一定要查看合同,根據合同付款,根據合同開具發票,根據合同進行賬務處理,否則企業的賬務處理很可能隱藏涉稅風險。
合同與賬務稅務處理相匹配又包含兩層含義:
(1) 合同與賬務相匹配。企業的賬務處理與合同內約定條款相匹配,規避出現錯賬、假賬;
(2) 合同與稅務處理相匹配。企業的稅務處理與合同約定條款一致,合理控稅。
為了規避企業的賬務和稅務風險,財務人員一定要高度重視賬務處理和稅務處理與合同約定條款的匹配度。
二、合同與發票開具相匹配
(一)企業在開具或索取發票憑證時,必須遵循“發票開具與合同內容相匹配”的原則。要保證發票能合規入賬進成本,抵扣稅金,規避稅收風險。
合同與發票開具相匹配有兩層含義:
(1) 發票記載標的物的金額、數量、單價、品種必須與合同中約定的金額、數量、單價、品種相一致;
(2) 發票上的開票人與收票人必須與合同上的收款人和付款人(銷售方和采購方、勞務提供方和勞務接受方)相一致。
即我們所說的”三流合一”,物流(勞務流)、資金流、票流的相互統一。不符合以上要求的,極有可能是虛開發票或有問題的發票,極易發生涉稅風險,甚至觸碰法律底線。
(二) 合同與發票不匹配存在的主要風險:
1、法律風險
在購銷關系中,發生糾紛時如果沒有合同,僅憑發票是不能證明雙方購銷關系成立的,為了規避法律風險,應特別注意幾個問題:
(1)在經濟交往中,交易雙方一定要簽訂書面合同,寫清金額 、數量、產品規格等主要條款;
(2)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重視收集送貨單、出入庫單等憑據,以免在可能產生的訴訟中處于被動地位而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3)購銷雙方如果需要變更原合同中約定貨物的價格、數量、規格等,應重新簽訂合同或者簽訂有法律效力的補充協議。
2、涉稅風險
發票是受票方用于抵扣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合法證明,如果受票方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可憑獲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但是,若發票與合同不匹配,則涉嫌虛開發票,不可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和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增加企業稅負,同時還會面臨經濟處罰和承擔法律責任。
小案例:甲公司受中間人委托直接開具金額100萬元的增值稅發票給乙公司,乙公司也受中間人委托分三次共支付了50萬元貨款給甲公司。因乙公司遲遲未支付余款,甲公司以增值稅發票和乙公司付款憑證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乙公司支付所欠貨款50萬元。庭審中被告乙公司稱與原告甲公司既無書面合同也無口頭協議,不存在拖欠原告甲公司貨款這一事實。最終,法院認定原告甲公司僅憑增值稅發票無法確認甲乙雙方的買賣合同關系成立,駁回了原告甲公司的訴訟請求。 (財務部 聶晶)